近期,全国多地发布校园食堂管理标准,通过“硬标准”,为食材配送企业自我提升及校园科学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。
无独有偶,近期,为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教育部、市场监管总局、体育总局联合组织发布《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》,7月1日《指南》正式生效。
《指南》明确要求,全国各学校需将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纳入工作规划,并提供人员、资金等保障。其中,也围绕儿童与青少年膳食营养对校外供餐单位提出了诸多明确要求,那么,做团餐配送的食配企业,应如何结合《指南》要求完善自身业务呢?
《指南》要求学生餐每餐供应的食物要包括谷薯杂豆类、蔬菜水果类、水产畜禽蛋类、奶及大豆类等4类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。食物种类每天至少达到12种,每周至少25种。
全面多样的食物有利于人体所需各类膳食营养,满足各阶段人们健康需求。作为食材配送商,应积极关注消费者多样性的食材需求变化,并结合《指南》及当地食材配送标准,科学按规配置自身品类,全面保障客户膳食营养需求。
《指南》明确要求,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配备有资质的专(兼)职营养指导人员。
该条不仅要求学校配备专业的营养指导人员,同时要求为学校配送食材的食配企业也需配置营养指导员,对食材配送企业的膳食营养专业要求进一步提升。食配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,招聘专(兼)职具备为不同人群提供营养配餐能力的营养指导人员,帮助食配企业指导采购、配料、加工,制定食谱和菜品目录,在响应《指南》号召基础上,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。
《指南》要求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。
在食品安全管理上,国家相继出台了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等指导文件,地方规定也正逐步出台。食配企业应养成关注行业文件法规的习惯,积极关注各类文件 ,严格按照当地要求,从严执行进货查验、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和食品留样等制度,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,确保提供的餐饮符合当地食品安全要求。
《指南》要求学校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,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,采集、留存食品原料采购、食品贮存及食品加工制作等信息,保证食品可追溯。
依靠互联网技术推进数字化建设是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,在新的发展趋势面前,客户已具备数字化管理思维,食配企业也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,积极思考如何更高效、更科学、更精细地为客户提供服务,保留不被淘汰的竞争能力。
《指南》要求学校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、防控知识及技能宣传和培训,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。
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,公共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压力巨大,往往第一时间就要开展食品溯源、查验留样食品工作,这都需要食配企业快速专业地配合学校,并提供相应辅助查验资料。食配企业应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公关能力,在日常工作中,积极配合学校,主动认真参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,储备应急能力,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,协助学校缓解可能面临的公关危机。
《指南》全部内容
更多食品安全相关法规
点击下方图片 马上领取
▼▼▼
往期精彩内容